全視通攜手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洛陽醫院開啟門診自助服務新體驗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提升中醫醫院信息化與數字化水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中醫醫院信息與數字化建設規范(2024版)》的通知,通知指出中醫醫院應當充分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強化整體規劃與頂層設計,深化醫療業務智能應用,重塑患者服務體系,優化診療流程,貫通診前、診中、診后各環節,實現業務管理一體化、臨床科研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創新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與管理模式,提升中醫醫院智慧化水平。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創辦于1958年,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是首批國家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和國家示范中醫醫院,是首批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和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是世界衛生組織中醫適宜技術項目培訓基地和國家級中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首批國家醫學中心(中醫輔導類)和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作為中醫藥行業的“國家隊”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輸出醫院,依托洛陽市中醫院,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三個院區、獨立運營、統籌發展”的合作模式。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洛陽醫院創辦于1975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是河南省獲批的中醫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重點中醫醫院項目建設單位、全國中醫特色重點中醫院建設單位。2022年度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A級。2023年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結果,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洛陽醫院等級持續保持在A級。醫院2022年“國考”國家排名104名,位列河南省第四名,河南地市級同級醫院第一名。
據悉,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洛陽醫院伊濱院區(以下簡稱“伊濱院區”),總占地面積約302畝,一期項目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設計日門急診量8000人次,規劃床位數1200張。
此外,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洛陽醫院牽頭組建豫西地區中醫專科聯盟,成員單位涵蓋三門峽市等8家市級中醫院和9家洛陽市內各縣(市、區)中醫院;成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中醫腦病專科聯盟,吸引周邊29家市、縣級中醫院加入,成立洛陽市中醫院城市醫療集團。
在推動中醫醫院信息化與智慧化建設的過程中,全視通憑借其先進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對醫院服務深刻的理解,為伊濱院區院帶來了顯著的變化。從整體規劃到頂層設計,再到具體實施,全視通為醫院量身定制了自助服務管理、信息發布、時鐘同步等系統應用,涵蓋銀醫通自助服務管理終端機、一級分診屏、二級分診屏、窗口雙向對講機、壁掛式喇叭、單面數碼子鐘、雙面數碼子鐘、指針式子鐘等智能硬件,數智化賦能醫院服務與管理場景,提高醫院的智慧化水平,開啟門診自助服務新體驗。
銀醫通自助服務管理
伊濱院區引入全視通自助服務管理系統后,患者通過銀醫通自助服務管理終端機,可實現一站式完成自助建檔、掛號、繳費、清單打印、住院服務、綜合查詢等門診場景服務功能,滿足了患者的多樣化就醫要求。
根據醫院的實際業務需求,系統掃碼充值繳費支持微信二維碼、支付寶二維碼、醫保電子憑證等多種支付方式,大部分醫院門診收費業務實現了人工收費到自助繳費的轉變。尤其是終端機支持醫保報銷,改變了醫保患者必須去窗口繳費的現狀。從前只能依靠門診、住院的收費窗口繳費,醫院病人較多,排隊是常見的事情。而現在,“自助服務管理”代替了人工,排隊掛號時間大大縮減,家屬和患者少跑路、少折騰,進一步優化了患者就診流程,滿足了患者對日常醫療需求;人工收費窗口也減少了工作人員,有效緩解了窗口壓力。
信息發布
全視通信息發布系統支持多種格式,能夠統一管理和發布醫院通知、公告、樓層分布、醫生排班信息、健康宣教、預防保健等多元化內容。通過這一系統,患者可以在門診大廳、門診科室候診區、取藥、收費服務窗口、走廊走道、公共區域等場所,輕松獲取所需信息,從而有效減少了醫患之間的信息差,提高了醫院的信息透明度。
時鐘同步
全視通時鐘同步系統基于物聯網技術,可提供精準的時間顯示,便于醫護人員和患者掌握準確的時間信息,同時還可以與醫院的HIS系統對接,實現時間同步,保證醫療數據的準確性。
此次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與伊濱院區的門診智慧化同時為醫護人員減負增效,推動醫院管理向精細化、智能化邁進。展望未來,全視通逐步將前沿科技融入醫院實際業務,進一步拓展智慧服務邊界,期待更多中醫院智慧服務與管理的項目落地,推動中醫院信息化未來熠熠生輝!
- 上一篇: 全視通五一放假通知
- 下一篇: 國際榮譽 | 全視通三個養老項目晉級亞太養老創新獎決賽